一对年轻情侣在上海一个地铁闸机口激情拥吻的视频,近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引发了人们的广泛争议。这段视频是地铁监控设施所拍,对此,上海地铁公司(行情,资讯,评论)表示,公司内部调查基本结束,拍摄、评论、上传视频的3个当事人确曾在地铁公司工作,公司不排除用法律手段追究他们的责任。 跳出这一事件本身,一个值得全球关注的问题浮出水面——公共场所摄像头的监管。在高风险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迎合了公共安全的需要。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和北美进入技术防范高峰,大量安装摄像头和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特别是伦敦和日本,几乎处处都有。
公共领域安装电子摄头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确实能够有效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然前提是必须通过严格的管理规范,以最小的侵权代价达到最大程度地维护公共安全的效果。
分布
■时代广场:11个摄像头“9·11”事件之后,美国安装监控摄像设备的做法在反恐名义下大行其道,单是在纽约时代广场,从不同角度监视这个弹丸之地的摄像头就有11个之多。去年,美国国土安全部更拨出巨款,在全国各地加紧安装大量新的监视系统,包括加州的圣保罗、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和匹兹堡在内的几个城市,同步开展了由国土安全部出资的监视网计划。
■英国:人均两台监视器目前全球约有1/10的闭路电视监视器落户在英国。到2007年,英国闭路电视监视器的数量将高达2500万台,也就是说平均每两个英国人就有一台。伦敦居民人均每天受到300个摄像头监视。
■法国:走在“被监控”边缘总统萨科齐曾表示,希望法国能以英国为榜样,在公共场所进行大规模的摄像头安装。然而法国国家信息技术与自由委员会公布的2006年年度报告已指出,法国有走向“被监视社会的危险”。
屡立大功
应当承认,绝大多数摄像头的使用是得当和有效的。如芝加哥和华盛顿的摄像头已经能够探测到枪声并通知警察,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地铁系统里,自动监控系统能及时发现形迹可疑的人物等等。
■反恐1995年美国奥克兰荷马市市政府大楼发生百人死亡大爆炸惨案后,警方曾经怀疑是国际恐怖主义分子作的案,可是他们却在附近的麦当劳快餐店的摄像头录像中,发现了真正的凶手麦克维。
■擒凶去年春节除夕之夜,在美国纽约打工的中国公民张红旗,在赴朋友年夜饭之请的归途中,被3个街头混混劫杀,也是借助附近建筑外墙上安装的保安摄像镜头,警方得以“按图索骥”,抓获了行凶者。
■救灾美国明尼苏达州大桥坍塌时,桥对面监控摄像头拍摄事故全程,在当时是寻找落水者的有力工具,而后又成为科学家和建筑师分析桥梁事故的重要证据。
招惹麻烦
■德女总理被“监视”八年
德国的女总理默克尔与丈夫每天的居家生活,竟然都被一架设在公寓对面、贝加蒙博物馆屋顶上的摄像头全天候“监视”着,而且长达8年之久。本来这个摄像头是为了防止珍贵文物免遭盗窃,可是它的位置非常微妙,正对着默克尔家大门,该博物馆的保安人员甚至还可以把镜头对准起居室的沙发,这让安全保卫人员惊出一身冷汗。不过身为国家首脑的默克尔总理并没有表示愤怒。可能因为并无恶意,所以至今没有看到处罚博物馆的报道,但是该博物馆已经表示了认真的道歉,并调整了该摄像头,再也不对准总理的公寓了。
■警察自己也被拍在美国加州乌尔市警察局一个警察在自己的存衣箱内,不断发现有关种族歧视的字条,他很是气愤,并向上级做了报告。该局决定在更衣室秘密设置摄像装备,目的当然是抓获违法者。可是其他警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该处放松谈笑、换衣和做私人事情时,毫无戒备,被秘密录像的多达50人。这些录像虽然没有被公开,但是却成了一些监控人员取笑的话题。警察们忍无可忍,一怒告上法庭。去年10月,该市法庭根据美国宪法中的隐私法,判决受到侵犯的警察胜诉,还责令警察总部拿出14万美元,对警察进行赔偿。
法规
■北京因反恐的需要以及马上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规定(草案)》。《草案》规定,涉及公民隐私的地点不得设置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采集点,其中对图像信息的调取也作了严格限制。据了解,目前,北京警方安装的摄像头都排除了卫生间、试衣间等隐私地带,摄像头的监测目标主要是人脸,以此作为以后排查的根据。比如安装在ATM自动提款机上的摄像头,监测范围主要是人像,不会瞄准密码。
《草案》对利用摄像头危害个人隐私行为的处罚标准也作了说明:擅自改变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用途和摄像设备位置或擅自复制、提供、传播图像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将被处以五百至一万元人民币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外“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要有公开性,因为这不是一个秘密侦查系统。它设置在公共区域,对那些意图违法犯罪的人的震慑作用更大一些。”英国和意大利法律规定,公共场所安装的摄像头必须有明确标志。
现在,美国法律允许在公共场所安装监控设备,这样的监控无需得到被监视人的许可,只对某些特定的“合理区域”,如卫生间、衣帽间、更衣室、卧室等场所有所谓隐私权保护。但是保护公共场所的个人隐私在法律上仍是空白。
违法犯罪
2005年12月,日本琦玉县信用社的负责人说,该银行的40多个账户发生了被盗取事件,损失高达三千万日元。原来有人在取款机附近非法偷装了摄像头,伪装成银行设备,拍到了用户的银行密码后,再大量提款归为己有。而取款的顾客认为所有摄像头都是合法安装的,所以在取钱的时候坦然操作,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这一案件,被认为是日本第一例利用摄像头作案的自动提款机盗窃案。
温玉顺
北京晚报 关键词:摄像头 监视 安装 监控 警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