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北京奥运场馆医疗卫生保障正式进入运营状态,奥运村综合诊所开始接诊。与此同时,24家奥运定点医院、3000名奥运场馆医疗志愿者、421名奥运场馆公共卫生保障人员、城市三级院内应急医疗救治网络都已经准备就绪。
3000名“奥运大夫”进驻场馆
奥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包括医疗服务,如场馆、驻地医疗站;公共卫生服务,如场馆、驻地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空调及住宿接待等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疫情检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及血液保障四方面工作。
在场馆医疗保障方面,3000余名“奥运大夫”已陆续进驻奥运场馆,他们是从全市84家医疗机构中选拔出来的,组成了37个医疗团队,负责北京赛区的竞赛场馆、训练场馆和非竞赛场馆的医疗保障。
昨天,奥运村综合诊所开始试运行。诊所是一栋三层棕褐色小楼,设有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等17个科室,来自天坛医院、武警总医院等医疗机构的635名医疗专业志愿者已经在奥运村诊所开始接诊。7月27日奥运村正式开村后,诊所门诊每天早8时开始到晚11时,急诊24小时开放,每天可同时满足700人至800人的就诊服务,还可提供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多语种服务。
奥运场馆空调全部“洗澡”
400多名奥运场馆公共卫生保障人员也已经陆续进驻场馆,他们将全力保障各场馆食品、饮水、空气安全。
7月26日前,奥运场馆和签约饭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及效果监测工作将全面完成,合格率要达到100%。7月27日前,所有奥运场馆内餐饮单位、奥运餐饮服务商、签约饭店、定点医院食堂都达到餐饮卫生量化分级A级。同时,所有场馆内从事餐饮服务的厨师、部门主管、场馆餐饮经理,包括外籍餐饮服务人员都要接受卫生知识强化培训,同时还要给奥运餐饮服务全部约2万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赛事期间,公共卫生人员每日将对食品、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监督和监测,确保合格,同时开展症状监测,分析各类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对奥运场馆内病媒生物密度开展监测并采取控制措施。特别为奥运会安装的三套远程监控系统——餐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水质检测预警系统、室内空气质量实时在线监控系统也已基本安装完毕,能够实现24小时即时报警。
预留应急救治床位5880张
城市运行医疗卫生保障也是奥运医疗保障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网络已经准备好5880张应急救治床位。
通过整合全市资源,本市已经建立以专科应急医疗救治基地为龙头、其它三级综合性医院为辅助、二级综合性医院为补充的三级院内应急医疗救治网络,共同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转运和医院内救治。
此外,奥运会期间,共有232个急救站、442辆急救车,2105名院前急救人员为城市院前急救服务,保证城市的生命线畅通。同时,组建了紧急医疗救援队伍115支,共976人。
(责任编辑:王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