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当全国第一个“电子警察”(俗称“电子眼”)在深圳福田区新洲/红荔路口“上岗”时,这一交警执法手段革命性的改变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而此时深圳的交通智能化控制系统工程建设已走过10多年的历程,从最早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国内首创多相位箭头信号灯,到第一批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深圳的交通科技历史上从来不缺少“第一”的头衔。作为深圳智能交通建设引进的第一批专业人才之一,市公安局交警局科技处处长林维望见证了深圳交通科技20年的发展历程。
见证人:林维望
人物档案:
林维望,198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分配至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1987年调至深圳市公安局交通工程科学研究所。现任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科技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本报记者 曹颖
林维望1987年2月来深圳报到。那时,深圳机动车不过10余万辆,深南大道上海宾馆以西还是土路。他记得,1990年的时候,他骑着摩托车从福田去南头看同学,到了同学家里已经满头满脸都是灰。
当时整个城市正在以“深圳速度”发展着,路网不断延伸,车流、人流也随之迅速增长。如何能够在警力不多的情况下提高交通管理效率成为一个问题。时任深圳市公安局交通工程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钟廷国带领手下二十几号人马开始了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的建设。作为第一批引进的专业人才,林维望来深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回望深圳交警的科技发展史,林维望深有感触地说:“每一次科技的变革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深圳的改革开放史。”
1
从日本学习到深圳制造
上世纪80年代,深圳的交通信号灯只有两相位的圆形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每个信号灯独立控制,各个方向的配时也是固定的。当时国内还没有智能信号控制系统,时任市公安局局长的闻贵清非常重视交通科技处工作,率队到国外考察交通信号系统,通过大量调研,决定引进日本的区域交通控制系统(简称ATC系统)。于是林维望和同事到日本学习掌握这套系统。
两个半月的日本之行让林维望感触很深。“日本的城市化程度非常高,交通矛盾也十分突出,高速公路常常变成‘停车场’。当时我们就想,今天的日本很有可能就是明天的深圳。”而让林维望和同事们兴奋的是日本交通科技的发达。ATC系统可以根据平峰、繁忙、拥堵等不同的交通流预设15种方案,然后根据地面铺设的检测器所检测到的车流量选择不同的方案。从那时起,林维望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有朝一日深圳能自主研发出智能交通系统。
林维望他们从日本回国后,深圳ATC系统立即上马施工并于1989年投入使用,配合当时深圳首创的多相位箭头控制信号灯,路口的平均通过能力提高了20%。3年后,深圳自主研发的智能信号控制系统问世;13年后,深圳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国产交通信号控制系统“SMOOTH系统”开始上马服务。
2
第一个“电子眼”震撼全国
1997年,红荔/新洲路口因为国内第一台“电子眼”诞生于此而成为全国最知名的路口。10多年后的今天,“电子眼”已像繁星一样遍布全国各个城市,仅深圳就拥有近2000台“电子眼”,覆盖全市各区约700个路口及路段。
林维望是国内最早参与研制“电子眼”的高级工程师之一。他记得,当时的红荔/新洲路口还相对偏僻,司机路过此地时违章驾驶成了家常便饭,重大交通事故频发。笋岗路、罗湖火车站一带等多个地方也经常交通拥堵。市区一些主干道,夜晚司机冲红灯现象非常普遍。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当时的公安交警局局长刘志娇认为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向科技要警力。交警局交通科研所遂开始“电子眼”的研发。
1997年初,国内第一台“电子眼”问世。安装后不到两个小时,一卷36张底片的胶卷便拍完了,当天更换了3次胶卷,一共拍了100来张车辆违规的照片,违规数量和场景都触目惊心。等相片冲洗出来后,交警便通过报纸公告等多种方式告知违规车主前来接受处罚。
很多司机还记得“电子眼”在深圳掀起的轩然大波。因为不是现场执法,许多司机以为交警手里没有证据,不肯承认违章,有些车主甚至将交警告上法庭。可是当交警把“电子眼”拍下的照片拿出来,并一一指出照片上车辆冲红灯违章的要素时,司机们才心服口服。
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多家报刊纷纷报道深圳“电子眼”,将它称为交警执法手段的一次革命。而这个项目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公安系统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1997年6月,时任公安部部长的陶驷驹观看深圳“电子眼”查处违章情况后,对“电子眼”给予了充分肯定。同年7月14日,公安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23个城市和有条件的中小城市推广深圳交通监控系统查处违章的做法。目前,深圳交警每年的查违数量有一半以上是通过非现场执法方式进行的。
3
闭路电视成为交警“眼睛”
提起视频抓拍,深圳的司机都不陌生。从2006年开始,深圳交警开始大规模使用这种新的非现场执法手段抓拍随意变线、开车打手机等交通违法行为,深圳人开车又规矩了许多。很多市民不知道,这些“居高临下”监视全市交通的闭路电视是国内最早“爬”上高楼楼顶的。
早在20多年前,深圳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研发。1985年的深南/东门路口(即现在的金城岗)已经是车流非常繁忙的一个路口,深圳第一个闭路电视监控探头就安装在这里。作为试点,当时最早的监控室就设在现在的罗湖交警大队内一个不起眼的小房间里。两名交警在监控室内通过电视屏幕监控路口各个方向的交通状况。有了这双“眼睛”,交警部门可以随时调配警力,执法效率也大大提高。1986~1989年间,全市先后安装了25套闭路电视设备,图像传输的方式也在全国率先使用光纤传输。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车流量猛增,路网交通日趋繁忙,闭路电视监控的弊端开始显现。由于闭路电视探头和“电子眼”一样都是安装在路口较低的位置,监控的视角和范围受到很大局限。林维望想:监控探头为什么不能安得高一点呢?在经过一番论证和实验之后,深圳一些高楼楼顶上出现了电子探头,通过转向和变焦控制既可以宏观观察整个路段的通行情况,也可以微观查看某个点的细节,闭路电视监控的威力被无形放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9年火车站东广场交通的整治。当时东广场交通非常混乱,拥堵频发,交警到现场时秩序好一些,交警一离开,秩序又乱了。交警通过安装在东广场旁香格里拉酒店楼顶的闭路电视探头监视广场交通情况,调度警力去管理,到后来加装了27倍的镜头,交警直接用该闭路电视探头进行车辆违章上下客的现场取证。这是最早的“视频抓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东广场的交通秩序有了显著改观。经过10多年发展,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功能也一次次拓展,从交警勤务考核到视频抓拍交通违法,闭路电视监控的威力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