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E-Mail
 首页 | 公司简介 | 行业资讯 | 产品展示 | 下载中心 | 成功案例 | 监控工程 | 在线留言 |  工程展示 |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行业资讯

 下载中心

 成功案例

 监控工程

 工程展示

 联系我们

北京北方合力科技有限公司 >> 行业资讯
提升火车站安保等级 智能化门禁识别显本领
发布时间:[2014-5-15]

 近日,发生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客运人流集结地的社会事件显得尤为突出,加强火车站安防措施,提高安保等级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视。门禁系统从重要机关走向公司企业后将走向社会,为火车站这样的公共安全保驾护航。火车站门禁将主要以人脸识别为主,充分考虑火车站环境的特殊性设计方案。

    门禁系统通常与识别系统联系在一起,火车站门禁识别系统是打造车站安全防范重要步骤。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不远的将来人脸识别技术将实现与数字监控系统的进一步融合,将成为数字监控系统的标准功能。据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中国大陆,在未来三年内有望形成年销售额过百亿,并在未来十年内则有望形成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市场规模。

    一、门禁系统在火车站中的应用

    门禁系统网络化、集成化是系统建设的一个方向,门禁系统已经从一个独立系统,或者安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纳入到综合监控集成平台大系统中,实现真正的系统集成管理。在实现方式上,从简单的硬线连接,到计算机层面的软件接口,发展到硬件设备层面的集成。

    火车站门禁系统由中央级门禁管理系统、火车站级门禁管理系统、现场级门禁设备和系统通讯网络构成,在运营中形成两级管理三级控制的管理模式。门禁系统是以车站为单位,由车站车控室的iscs系统工作站对车站内门禁设备进行统一监视以及相关联动;中央级门禁管理系统负责对全线门禁系统配置设备参数、人员授权、数据存储,同时,也具备设备状态监控、报警响应、报表查询等功能。

    (一)系统组成及实现功能

    火车站级门禁系统主要由iscs车站工作站以及网络交换机组成,该工作站上安装车站级iscs综合监控应用软件。车站级不设置专用的管理工作站运行acs管理工作站软件,门禁系统车站级功能,由iscs综合监控应用软件实现。

    火车站级iscs综合监控应用软件包含众多系统模块,包括bas、fas、acs等,acs门禁系统作为其中一个应用模块,车站级iscs工作站通过交换机以tcp/ip方式接入iscs局域网,与中央级iscs服务器连接。

    现场级门禁系统由门禁控制器、接口模块以及各类终端执行设备组成,控制器最多可管理16个门禁点(读卡器接口模块)。读卡器接口模块放置在现场,负责单个门禁点的设备(读卡器、机电一体锁、出门按钮、门磁)功能执行;此结构将执行功能和管理功能设备分开,大大减少了控制器的使用数量。

    控制器通过rs485串行总线与读卡器接口模块进行通信。接口模块作为门禁终端设备与控制器的桥梁,连接控制器。每个接口模块的单点故障不会影响其他门禁保护区的正常工作。读卡器接口模块与读卡器之间以维根格式进行通讯;门磁等就地设备向读卡器接口模块提供干接点。

    控制器的一个tcp/ip端口通过iscs网络连接至门禁服务器,实现控制中心门禁服务器与门禁控制器的连接,接收控制中心门禁服务器和管理工作站对门禁控制器的运行参数设置、授权管理、远程控制,上传门禁控制器事件信息。控制器通过另一个tcp/ip端口连接至iscs管理工作站,实现iscs系统对门禁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视,报警事件处理,远程控制等功能。

    (二)门禁系统特点分析

    门禁控制器开放底层通讯协议,通过通讯端口直接与iscs车站级管理计算机实现连接,而不是基于pc层面的通讯。实现最大限度的集成,最灵活的应用,同时满足门禁系统离线工作要求,这一点是基于pc层面的集成所无法实现的。

    门禁控制器通过两路通讯路由,使acs系统与iscs系统保持相对独立。acs为门禁设备厂商自身管理系统,iscs系统由iscs平台厂商根据门禁设备厂商提供协议开发。在车站级取消门禁专用工作站,将门禁系统及其它系统的操作,集中在iscs工作站完成,方便操作,加强各系统间的联系。

    为避免中央和车站级的多头管理,车站级除必要的控制功能外,如紧急情况下的远程开门,只负责设备监视、报警处理、数据查询等日常操作功能,而持卡人授权、设备运行参数设备等权限,不会下放到车站iscs,而是在中央acs实现。

    门禁设备,从控制器到前端电控锁具,统一采用一个厂商的产品。将电子与五金统一纳入acs包内,凡门禁点涉及的五金设备,如合页、闭门器、顺序器等,由acs系统一并提供,减少工作界面,提高接口效率,方便系统维护。

 二、人脸识别应用

    (一)发展优势

    目前人脸识别市场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其发展空间非常广阔,近几年受到非常大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与虹膜识别、指纹扫描、掌形扫描等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在应用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1、使用方便:人脸识别技术使用通用的摄像机作为识别信息获取装置,是一种完全非接触的方式,在识别对象未察觉的情况下完成识别过程,识别对象不会存在心理排斥情绪;

    2、直观性突出:人脸无疑是肉眼能够判别的最直观的信息源,而人脸识别技术所使用的依据正是人的面部图像,方便人工确认、审计,"以貌取人"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不易仿冒:人脸识别技术要求识别对象必须亲临识别现场,他人难以仿冒,人脸识别技术所独具的活性判别能力保证了他人无法以非活性的照片、木偶、蜡像来欺骗识别系统,这是指纹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很难做到的;

    3、识别精确度高,速度快: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精度处于较高的水平,误识率、拒认率较低;

    4、使用通用性设备:人脸识别技术所使用的设备一般为pc、摄像机等通用设备,由于目前计算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对于多数用户而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无需添置大量专用设备,既保护了用户的原有投资又大大扩展了系统功能,同时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满足了用户的安全性需求;

    5、基础资料易于获得:人脸识别技术所采用的依据是人脸照片,照片无疑是最容易获得的。正是由于上述种种优势,人脸识别近年来在国内的发展非常迅速。

    (二)火车站应用

    1、如何在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人群中发现特定的目标。安全部门、公安部门以往的做法只能是靠人工布控、蹲守。这种方式除了耗费大量的警力以外,还往往因为有关人员的疏忽而造成特定目标漏网;

    2、犯罪嫌疑人在被控制以后,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且身上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线索。公安人员往往因为无从确认其身份而不得不将其释放。在受害人身份确认方面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难题;

    3、在出入境管理方面,常常有受控人员使用假的身份证件而成功逃脱有关部门的监控。

    而基于视频的实时人脸识别系统,使用视频图像的比对,已经能够较好地满足安全、公安部门的需求。人脸识别系统所具备的高速自动识别能力很大程度上可以将公安、安全部门从以往的"人海战术"中解脱了出来,大大提升了整个国家、社会的安全防范水平,从而达到威慑犯罪、惩治罪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的目的。

 三、小结

    火车站门禁系统在客运安全防范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也越来越普及。在新兴的信息安全应用领域,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可靠易用的身份鉴别手段,从而提升了整个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有效地遏止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门禁系统与人脸识别联力发力,保障车站安防体系畅通运行。

    拓展:

    ISCS即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ISCS需具备下述要素:

    1.用于轨道交通行业的SCADA系统;

    2.由通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大型SCADA软件平台构成,支持应用和集成开发的开放系统;

    3.覆盖全线运营工点(控制中心、车站、车辆基地)的大型分层分布式的系统;

    4.通过开放接口与各专业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构建线路运营实时信息共享平台的系统;

    5.实现固定机电设备监控、远程调度及各专业的协调调度功能的系统。

    ISCS系统

    硬件构成

    中心级ISCS硬件设备:

    第一层包括冗余的实时服务器、冗余的历史服务器、外部磁盘阵列、各种地铁调度员工作站(如总调、电调、环调、行调、维调等)、网络管理工作站、黑白网络打印机、彩色图形打印机、冗余的带路由功能的网络交换机、前端处理机(FEP)、UPS等。

    控制中心(OCC)配置的网络交换机,实现OCC所有网络资源的互联。交换机的端口数量和带宽的选择充分考虑ISCS和网络通信设备的要求,网络交换机直接连接到通信传输网络。

    在正常情况下,OCC的调度员通过调度员工作站,控制和监视各被集成系统。OCC的命令,通过ISCS网络发送到各被集成系统。

    实时服务器主要功能是完成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从OCC向分布在各站点的被集成系统发送模式、程控或点控等控制命令。

    历史服务器主要功能是完成历史数据的存储、记录和管理等功能。

    车站级ISCS硬件设备:

    第二层包括冗余的实时服务器、值班站长工作站、冗余的网络交换机、FEP、IBP等。

    FEP处理所有与被集成系统的接口,从FEP采集的数据通过车站交换机送到车站服务器。车站服务器、车站值班站长工作站和FEP等与网络交换机相联。

    软件构成

    数据接口层数据处理层人机接口层

    数据接口层

    主要用于数据采集和协议转换,由ISCS系统设备FEP完成,FEP对以数字信号接入的监控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及协议转换,同时,FEP负责对ISCS与被监控对象的数据进行隔离,从而保证各子系统数据的独立性。

    数据处理层

    用于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的管理,主要由中心服务器及车站服务器构成,通过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来提供ISCS系统的应用功能。

    人机接口层

    用于处理人机接口,主要由操作站构成,通过从中心服务器及车站服务器来获取数据,在操作站上显示人机界面,来完成各种ISCS系统的监控操作。

    网络系统构成

    ISCS系统的网络系统分为三层,即主干层、局域层和现场层。

    主干层

    主要用于控制中心与各车站、车辆段及停车场局域网的互联。

    全线车站、车辆段、停车场、控制中心配置双冗余以太网交换机,提供100M双绞线以太网接口,同主干网连接。各个车站数据通过主干网传输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主干网向车站下发数据。

    局域层

    局域网即控制中心、各车站、停车场、车辆段的内部局域网。

    中心级(含备用中心)局域网采用冗余的交换式100/1000M以太网,车站级局域网(含车站、停车场、车辆段、培训管理、设备管理维护、网络管理)采用冗余的交换式100M以太网。

    现场层

    各子系统执行层面上的网络,包括BAS、PSCADA等子系统,采用工业控制以太网络或现场总线接入现场层。

 

版权所有:北京北方合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64845720 64846642 传真:6484572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大屯路华源冠军城2号楼1901室